在北京郊外的农村,一位50多岁的妇女满面笑容地在“农家店”购物。农家店是指农村成立的一种小型超市。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零售业也开始进入农村。政府的目标是在全国开设约40万家农家店。
经济危机使得商家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过去不受重视的农村。8亿农民居住的农村潜力巨大。不过,农村的落后状况并未彻底改善,农村也未成为新的增长中心。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称赞农民头脑中没有条条框框,因此容易打破现状。但农村的教育却始终没有得到重视。虽然中国实行9年义务教育,但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6年。由于受教育水平较低,全国人大农民代表的人数只相当于城市的约1/4。
因为缺乏政治上的发言权,过去农民很难从经济发展中受益。政府一直压低农产品的价格,直前些年还在征收很重的农业税,把这些资金用于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农民在工厂干活收入也很低。
中共干部表示,政府正在把过去偏向城市的教育预算重点投向农村。
湖北省孝昌县王店中学的教室有大约80名学生在朗读英语单词。指导老师是去年刚从武汉某大学毕业的23岁的年轻女教师。政府将一些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派遣到地方的中小学,临时担任教师。这名女教师就是其中的一员。
农村一直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然而,经济形势恶化却反而有助于引进师资。
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如果农民生活不稳定,国家也称不上“真正强大”。如果农民不能从底层上升到中间层,那么也不可能实现向内需主导型经济的过渡。如何实现8亿人的腾飞,今后中国还会继续在实践中摸索。
推荐阅读4月21日其他文章
今日参考消息 | 昨日参考消息 |
也可阅读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