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周,中国充斥着关于公民批评政府的权利应该得到保护的议论。在中国媒体详尽报道的三个案子中,王帅、吴保全和邓永固三人在网上批评地方官员行为不端,有关方面为压制他们的声音对他们提起刑事诉讼,声称他们犯有诽谤罪。这些报道在公众中引发对滥用权力受害人的深切同情,或许代表着推动改革的最初力量,这样的改革将为某些敢于批评政府的人创造空间。
近几年,民事和刑事诽谤诉讼越来越多地用于反击批评,这显示出中国10年来的变化。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对媒体的控制确保官员和有关机构很少受到公众批评。但是,在今天的媒体环境下——商业气息越来越浓,编辑的自由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互联网的影响面不断扩大——对地方官员来说,王帅、吴保全和邓永周在网上发表的这类批评不仅令人尴尬;如果引来上面的调查,他们可能丢掉饭碗。
这些有关加强公众监督、增加表达批评意见渠道重要性的讨论来得再及时不过了。最近几个月,中国执法部门因为滥用权力遭到抨击。某大报还公布一份内部手册的摘录,指示“城管”如何不留任何痕迹地打人。
与此同时,国务院大张旗鼓地宣传《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该计划被誉为中国政府保护人权不懈行动的路标。这项计划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建议设立一个应对公民投诉的全国网络。这表明,中国政府承认,在公众关心的众多领域允许人们对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实施监督,同时鼓励而不是限制对腐败的批评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利益。
但是,中国领导层面临一个困境:允许公民任意批评地方官员可能破坏共产党的权威,而不能利用公众的批评或在揭露官员不当行为方面发生疏漏也会带来严重的风险。
鼓励公众辩论对任何社会都有益,有“亚洲价值观”或“中国特色”的社会也不例外。中国当局或许感觉到,为发现腐败官员而容忍王帅等揭发者提出的适度批评对自己有利。但人们猜测,这样的自由大概不会延伸到对政治体制和结构性弱点的批评。
推荐阅读5月5日其他文章
今日参考消息 | 昨日参考消息 |
也可阅读其他文章>>>>>